2025年8月4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,直言要大幅提高对印度产品的进口关税,理由是印度“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借此获利”。
短短几天内,美印关系从所谓的“战略伙伴”急转直下,关税从25%飙升至50%,特朗普甚至称印度为“死亡经济体”。
8月2日,莫迪在北方邦的集会上呼吁民众购买本土产品,强调“无论买什么,标准只有一个:买印度人自己制造的东西”。 这番话被视为对特朗普的直接回应。
特朗普的怒火并非凭空而来。 2024年,美印货物贸易逆差高达458亿美元,印度对美出口额增长了15%。
特朗普多次抱怨印度关税税率“全球最高”,部分品类关税甚至达100%,非关税壁垒“繁重又讨厌”。 他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和乳制品市场,允许美国转基因玉米、大豆和牛奶进入,但印度始终拒绝让步。
印度以小农经济为主,数亿农民依赖土地生存。 若放开美国农产品进口,本土农业将面临毁灭性打击。
此外,印度教视牛为圣物,开放乳制品市场不仅冲击经济,更触及宗教敏感神经。 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2024年大选中仅获240席,依赖盟党勉强执政,此时让步无疑政治自杀。
更让特朗普恼火的是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。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,印度从俄罗斯日均进口原油量从6.8万桶飙升至215万桶的峰值,俄罗斯一度占印度石油进口总量的40%。
印度通过低价俄油转手获利,2023年贸易额达560亿美元。 印度外交部强调,进口俄石油是为保障消费者负担得起能源,且“协助抑制全球油价上涨”。
特朗普曾威胁:若印度继续购买俄油,将在25%关税基础上追加惩罚性关税。 但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,印俄关系“稳定且经过时间考验”,不应通过“第三方国家的棱镜”审视。 两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,印俄签有长期供油合同,短期内不会停止交易。
印度还冻结了60亿美元对美军购订单,转而用人民币结算采购俄罗斯武器。 分析人士认为,这是印度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失望回应,也是其“战略自主”外交政策的体现。
特朗普对印度态度的强硬也与其国内政治需求有关。 他承诺尽快解决俄乌冲突,但进展缓慢,于是通过施压印度转移视线。
此外,特朗普希望借打压印度“杀鸡儆猴”,警告其他贸易伙伴。 但印度并非孤立无援,其市场潜力巨大,经济增速较快,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。 莫迪称印度将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,因此必须在经济利益上“保持警惕”。
贸易战已对双方经济造成影响。 野村证券估计,美国加征25%关税将使印度经济增速下降0.2%。 印度Sensex指数下跌超2%,纺织和制药业可能损失数十亿美元订单。 但美国消费者也将承担代价,预计2025年美国家庭平均多花2400美元在日常消费上。
美印博弈的本质是“美式霸权”与“印度滑头”的较量。 美国试图用极限施压维持霸权,但印度不愿彻底屈服也不会撕破脸。
最终双方可能达成表面协议,印度象征性让步,美国不再加税,各留台阶。 但短期内,关税战难分胜负,全球经济恐为此买单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股票配资策略官网,哪个配资平台安全,家财猫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